háojǐ,zhuānménrén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拼音 háo zhuān mén rén

繁体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大公无私"

近义词 大公无私 公而忘私

反义词 自私自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思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来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来源:--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引证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例句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én), 门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 门前,门口。

5.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 门径;诀窍。

读音(háo), 毛部,共11画

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 同本义。

3. 毛笔的头部;毛笔。

4.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5. 单位名。

6.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读音(jǐ), 己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 天干的第六位。

3. 借作“给”。

读音(lì), 刂部,共7画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3. 又。

4. 又泛指锐利。

5. 快;敏捷。

6. 吉利;顺利。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3.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 别人,他人。

5. 民,百姓。

6. 指成年人。

读音(zhuān), 一部,共4画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2. 纺专,收丝器。

3. 独占;独用。

4. 使专一;使集中。

5. 独裁,专擅,独断独行

6. 又。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句话出自哪里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原文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思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以用那个成语来形容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褒义词吗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处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典型例子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