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gānggǔ,ānshēnláo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拼音réngāngānshēnláo

繁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的意思

人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比喻人无坚强的意志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

来源: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二四回

引证

《后汉书·马援传》:“人无刚骨,不可以为将。”

《汉书·王莽传下》:“人无刚骨,不可以为大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人无刚骨,不可以为君子。”

《战国策·齐策四》:“人无刚骨,不可以为士。”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人无刚骨,不可以立事。”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读音(shēn), 身部,共7画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读音(láo), 牛部,共7画

1.(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2.同本义。

3.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4.监狱。

5.古州名 。唐置,在今广西玉林县。

6.古水名 。即今广东西南部的新兴江。源出天露山,北流至高要入西江。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ān), 宀部,共6画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读音(gāng), 刂部,共6画

1.(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同本义。

3.坚强。

4.刚正,刚直方正。

5.倔强固执。

6.刚直。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