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意思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来源: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
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晋书·王导传》:“导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汉书·王莽传》:“莽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字义分解
牢
1.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2. 同本义。
3. 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4. 监狱。
5. 古州名 。唐置,在今广西玉林县。
6. 古水名 。即今广东西南部的新兴江。源出天露山,北流至高要入西江。
毛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3. 鸟的羽毛。
4. 草木;五谷。
5. 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贬义。
6. 发慌。
无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嘴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3. 鸟嘴。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5.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6. 说话。
办
1. (形声。从力,辡声。力取致力之意。本义:办理;治理)。
2. 同本义。
3. 做,干。
4. 创设,经营,管理。
5. 准备,操办。
6. 惩罚。
事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3.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 职业。
5. 事情。
6. 事业。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上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