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兵于农的意思
基本定义
“寓兵于农”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将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基本含义是指在和平时期,通过发展农业来为军事提供保障,强调在经济和国防之间的协调关系。
成语来源
“寓兵于农”源于**古代的军事与农业关系,具体的文献出处可以追溯到《孙子兵法》及《汉书》。这些经典强调了在平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以便在战争时期能够快速动员和补给。
使用场景
“寓兵于农”常用于讨论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绘一个国家如何通过农业发展来增强其国防能力。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兼顾多重责任的智慧。
示例句子
- 在制定国防战略时,政府决定采取“寓兵于农”的方针,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国防能力。
- 他认为,只有实现“寓兵于农”,才能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 这位政治家的政策强调“寓兵于农”,以提升地方农业的生产力,从而增强地区的稳定性。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兵民和睦(强调军事与民众的和谐关系),经济与国防相辅相成(强调经济与国防的互补性)。
- 反义成语:战无不胜(强调单纯依赖军事力量),一味用兵(指不重视经济与民生,单纯依靠武力)。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国防依赖于强大的经济支撑。因此,“寓兵于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和军事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讨论国家在和平发展时期如何有效配置资源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情感与联想
“寓兵于农”给人的感觉是智慧与策略的结合,强调了和平时期的准备与规划。这使我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场景,比如在工作中如何平衡业务发展与团队建设,从而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个人应用
在我参与的一个社区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寓兵于农”的理念,通过推动社区农产品的销售来增强居民的经济能力,同时也为社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经济自给自足的能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一个被战争阴霾笼罩的村庄,村长提出了“寓兵于农”的战略。村民们在田间辛勤耕作的同时,秘密训练着自卫队。他们用丰收的粮食换来武器,最终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敌袭中,凭借着坚实的后盾和勇敢的战斗,保卫了他们的家园。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理念,比如“全力以赴”(Total Commitment),强调在和平时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增强国防能力。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类似,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增强国家的安全。
反思与总结
“寓兵于农”不仅是军事战略的体现,更是生活智慧的象征。它教会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兼顾多方面的需求,注重长远的规划。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事物的全面性与综合性,有助于提升我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来源: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来源:--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
引证:
《清史稿·兵志四》:“寓兵于农,以时讲武。”
《明史·兵志三》:“寓兵于农,以备边防。”
《宋史·兵志五》:“寓兵于农,以时训练。”
《旧唐书·食货志下》:“寓兵于农,以备不虞。”
《汉书·食货志上》:“寓兵于农,使民皆知兵。”
寓兵于农成语接龙
寓兵于农字义分解
寓
1.(形声。从宀,禺(yù)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2.同本义。
3.寄托。
4.寄递;投寄。
5.住所。
农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2.努力,勉力。
3.农业。
4.农民。
5.又。
6.古代的田官。
兵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