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与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安危与共”字面意思是安定和危险共同承担,指在安定时和危险时都一起面对、分享。这常常用来形容团结一心、共同处事的精神,强调了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思想。
成语来源
“安危与共”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安危与共。”该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和合作关系的理解,强调了在不同境遇下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信任。
使用场景
“安危与共”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 文学作品: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承担的精神。
-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活动中,领导者可能会用此成语来激励团队的团结合作意识。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谈及相互扶持的承诺时,也会提到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要与大家安危与共,共同度过难关。
- 作为一名团队领导,我相信只有安危与共,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 他们的友谊经历了风风雨雨,正是因为安危与共,才能更加坚定。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同舟共济:比喻在艰苦的环境中,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 荣辱与共:指共同分享荣誉和耻辱,强调共同承担责任。
反义成语:
- 各自为政:形容各人各自行动,不团结合作。
- 见死不救:形容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不伸出援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安危与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人际关系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团队合作、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尤其在面对全球性挑战如疫情、自然灾害时,团结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与联想
“安危与共”让我联想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承诺。它提醒我们,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困难。这种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个人应用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困难时期,正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们与我“安危与共”,彼此支持,才让我度过了难关。我常常在团队项目中提到这个成语,以激励大家共同努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表达: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群漂流者在海上相遇,他们决定相互扶持,齐心协力。尽管风浪不断,他们高喊着:“安危与共,绝不放弃!”最终,大家一起找到了安全的港湾。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共同承担”可以用“share the burden”来表达,尽管意涵相似,但“安危与共”更强调情感与关系的紧密联系。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体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安危与共”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在个人生活和学中,这一成语提醒我珍视与他人的关系,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遇到困难时更加坚定。
来源: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来源:--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与孙权安危与共。”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与更始安危与共。”
《汉书·王莽传》:“莽与汉室安危与共。”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与沛公安危与共。”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与楚子安危与共。”
安危与共成语接龙
安危与共字义分解
安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共
1.供奉。
2.恭敬
3.供给;供应
4.供职;奉职。
5.古国名 。有两个。一个在今甘肃省泾川北,另一个在今河南省 辉县。
1.(拱的本字)。
2.拱手,打拱。
3.引申为环抱。
1.(会意。从廿。本义:同)。
2.共享,共用或共有。
3.(gǒng)。
4.执持。
5.抱拳,拱手。
6.环绕。
与
1.(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同本义。
3.交往;交好。
4.奖赏。
5.帮助;援助。
6.随从;随着。
1.参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