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shēngxiāngyìng,tóngxiāngqi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tóng xiāng qiú

繁体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意思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来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来源:-- 《易·乾》

引证

《淮南子·览冥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相从,同道相成。”

《吕氏春秋·应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相从,同道相成。”

《庄子·齐物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相从,同道相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周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例句此外都是~,日夕过从,纵谈甚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iāng,xiàng), 目部,共9画

1. 交互;互相。

2. 共同。

3. 递相;先后。

4.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 表自称。

6. 表对称。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3. 看相。

4. 辅佐,扶助。

5. 教导。

6. 治,治理。

读音(qiú), 水部,共7画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3. 请求;干请;乞助。

4.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 索取。

6. 探索。

读音(qì), 气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3.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 空气。

5. 气象。

6. 气味。

读音(yīng,yìng), 广部,共7画

1. 应当,应该。

2. 答应,允许。

3. 所有;全部。

4.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1. 应和,响应。

2. 受;接受。

3. 符合;适应;顺应。

4. 应付;对付。

5. 感应;应验。

6. 对敌方回击、迎击。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3. 音乐;诗歌。

4. 声望,声名(名声)。

5. 口信;消息;传说。

6. 声威;声势。

读音(tóng,tòng), 口部,共6画

1. (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3.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 参与;一起干某事。

5. 共,共一个。

6. 齐一;统一。

1. ——见“胡同”hútòng。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含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翻译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江苏卷作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哪里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高考作文800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下一句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作文

下列语句中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