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皮裹痴骨的意思
妍:美好;痴:同“媸”,丑陋。美丽的皮肤,包裹着丑陋的骨头。比喻外表虽然美好但实质却很鄙陋。
来源:貌端娟且静,气吐清而圆,妍皮裹痴骨,了不直一钱。
来源:-- 元·王恽《秋涧全集·元日示孙阿建六十韵》
引证:
《新唐书·文艺传下·刘蕡》:“蕡字去华,昌平人。博学善属文,沈健有谋,浩然有救世意。自负王佐才,议论激切,为时所忌。李德裕、李宗闵皆器之,然以直不容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太和二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蕡对策,极言宦官之祸,语切,坐斥去。后宦者诬以它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蕡虽不偶于时,而人多能道其名,号为妍皮裹痴骨。”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蕡字去华,昌平人。博学善属文,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沈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自负王佐才,议论激切,为时所忌。李德裕、李宗闵皆器之,然以直不容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太和二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蕡对策,极言宦官之祸,语切,坐斥去。后宦者诬以它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蕡虽不偶于时,而人多能道其名,号为妍皮裹痴骨。”
《北史·李谐传》:“谐为人短小,六指,因瘿而举颐,因跛而缓步,因謇而徐言,然皆出于情,非矫揉所至也。唯以声名自立,时人谓之妍皮裹痴骨。”
《南史·王僧绰传》:“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父昙首卒,藏柩中堂,家人不知,及还,托疾卧车中。宋文帝使人瞻之,答曰:‘王僧绰采蜡烛珠为军粮,妍皮不裹痴骨。’”
《晋书·慕容超载记》:“超身长八尺,腰带十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而斩缞在体,不废音乐,希琚虽妍皮裹痴骨,岂可为吾士乎?”
例句:超故为谬语,答非所问,兴顾语绍道:“谚云‘~’,今始知是妄语哩。”
妍皮裹痴骨成语接龙
妍皮裹痴骨字义分解
骨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裹
1.(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同本义。
3.携带。
4.停止。
皮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痴
1.(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2.同本义。
3.疯癫,癫狂。
4.发呆。
5.颠狂病。
妍
1.(形声。小篆字形。从女,幵(jiān)声。本义:巧慧)。
2.同本义。
3.美丽。
4.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