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意思
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来源: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来源:-- 《晏子春秋·问上》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故物产异宜,民性异俗。”
《吕氏春秋·贵因》:“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以圣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淮南子·齐俗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
《管子·牧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汉书·王吉传》:“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成语接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字义分解
风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3. 风俗;风气。
4. 风范,气度,韵致。
5. 风声,消息。
6.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1. 讽刺;委婉劝告
1. 比喻感化。
里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3. 内,中。与外相反。
4. 时候。
5.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百
同
1. (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3.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 参与;一起干某事。
5. 共,共一个。
6. 齐一;统一。
1. ——见“胡同”hútòng。
千
俗
1.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 一般人;百姓。
5. 平凡;普通;一般。
6. 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