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糟糠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不厌糟糠”由四个字组成,其中“不厌”意为不嫌弃、无所谓,而“糟糠”则指的是粗糙的食物,其中“糟”通常指酿酒后剩下的物质,“糠”则是稻谷脱壳后剩下的外皮。整体来看,“不厌糟糠”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嫌弃粗糙的食物,基本含义则是形容人非常节俭,能够接受简陋的生活条件,强调对艰苦生活的包容和珍惜。
成语来源
“不厌糟糠”源于《论语·乡党》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表达了对食物的讲究和追求。而“不厌糟糠”则是反过来强调对简单粗糙生活的接受与珍惜,这一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节俭和勤俭持家理念的认可。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接受艰苦条件,或是对生活的某种态度。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品格;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劝诫他人珍惜眼前的生活,或鼓励他人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此外,它也可以在演讲中被引用,强调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富足。
示例句子
- 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我们更应该不厌糟糠,努力克服眼前的挑战。
- 他生活节俭,不厌糟糠,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 这些年,她不厌糟糠,把辛苦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勤俭持家:强调节俭和理财的观念。
- 不辞劳苦:形容不怕辛苦,愿意付出努力。
-
反义成语:
- 奢侈浪费:形容生活奢华浪费,与节俭相对。
- 不屑一顾:形容对某事物不屑一提,与不厌的态度相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和勤劳被视为美德,因此“不厌糟糠”的观念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尤其在艰苦的历史时期,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和奋斗。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这一成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节俭,保持对简单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情感与联想
“不厌糟糠”这一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反映了一种内心的豁达与从容。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份小确幸。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经济困难时期,那时我学会了珍惜每一餐饭,尽管偶尔的餐食并不丰盛。那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厌糟糠”的意义,也让我在后来的生活中更加懂得感恩与珍惜。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村子里的老人坐在火炉旁,回忆起年轻时的艰苦岁月,他微笑着说:“那时候我们不厌糟糠,吃的只是简单的稻米和咸菜,但却有着满满的幸福。”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不厌糟糠”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make do with less”意为*惯于少量的生活,强调了一种节俭的生活态度。这些表达都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不厌糟糠”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生活态度的描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注重内心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奢华。这种态度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来源: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来源:-- 《战国策·韩策一》
例句:至于西洋,则其贫者之~,无立锥之地,与中国差相若,而连阡陌,弃粱肉,固未足以尽其富也。(严复《原强》)
不厌糟糠成语接龙
不厌糟糠字义分解
糠
1.(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3.又。
4.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糟
1.(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2.同本义。
3.以酒或酒糟渍物。
4.俗称事物败坏为糟。
厌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