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杯羹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分我杯羹”字面上的意思是“把我的一部分分给我”,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利益或机会面前,想要分享或争取一份。基本含义指的是对某种好处、利益或机会的渴望,尤其是在他人之间分配时,希望能够得到一份。
成语来源
“分我杯羹”源自古代宴会的习俗。杯羹指的是盛放汤羹的器皿,古人宴席上常将美食分给宾客。这个成语起源于《左传》中提到的故事,讲述了某些人希望能分享他人享有的利益,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资源的竞争。
使用场景
“分我杯羹”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描绘人物对财富或地位的渴望。
- 日常对话:朋友间讨论某个机会时,感叹自己也想参与。
- 演讲:在社会问题讨论中,强调某些群体对资源的追求。
示例句子
- 在这个项目中,大家都希望能分我一杯羹,毕竟利润可观。
- 他看着同事们的成功,心里想着自己也想分我杯羹。
- 这次的竞选活动,让许多人都想要分我杯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分得一杯羹、争一口饭
- 细微差别: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对利益的渴望,但“分得一杯羹”更侧重于分享的过程,而“争一口饭”则更强调竞争和争夺的性质。
-
反义成语:无所求、置身事外
- 细微差别:这些成语表示对利益的无欲无求,与“分我杯羹”的积极争取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分我杯羹”在现代社会中反映了人们对公平和机会的追求。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对参与某些活动或获取某些资源的强烈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资源的不均匀分配,激发了对社会正义的思考。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常常给人一种迫切感,反映了人们对机会的珍惜和对竞争的敏感。它也可能引发对贪婪、竞争或团结的思考,具体情感反应视个人经历而定。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团队合作的项目。在分配奖金时,有人说:“我也想分我杯羹。”这让我意识到团队成员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多么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繁华盛宴人如潮,
各自争先欲分羹。
谁能共饮千杯酒,
只愿此生共此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分我杯羹”的表达可以是“want a piece of the pie”,同样表示对某种利益或机会的渴望。两者均反映了在竞争环境中人们的普遍心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分我杯羹”的学习,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反映了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
来源: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来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引证:
《晋书·王导传》:“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乃与峤绝,不复相见。后导辅政,峤荐陶侃使讨郭默,默平,峤加散骑常侍,导固让不受。峤又上疏曰:‘臣闻人君之道,务崇经略,经略之术,必藉群才。自顷中夏多难,淳风殆散,苟非明德,鲜能官人。伏见前将军郭默,忠勇果毅,临难忘身,讨贼有功,宜加旌宠,以劝来者。又闻郭默妻兄刘胤为贼所害,胤妻,故太尉刘寔女也。寔于国家有辅弼之勋,胤又国之良臣,不幸遭此荼毒。胤妻依倚郭默,默亦依倚胤妻,二族并建,将相是望。今默既被诛,胤妻无所依,宜加慰抚,以安其心。又闻郭默有子,年始数岁,宜加恩养,使得成立。此皆陛下之所宜留意者也。’疏奏,诏以胤妻为临颍君,默子为临颍侯,给钱百万,布五百匹,米二百斛,以赡给之。又诏曰:‘郭默拥强兵,据上流,朕初临大位,未能远服,而默妄自尊大,肆行凶暴,杀戮大臣,毒流京师,朕甚惧焉。今既枭夷,群情快悦,其葬事所须,并宜官给。又闻其妻依倚郭默,二族并建,将相是望。今默既被诛,胤妻无所依,宜加慰抚,以安其心。又闻郭默有子,年始数岁,宜加恩养,使得成立。此皆陛下之所宜留意者也。’导乃受命。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馀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秋九月,太祖还鄄城。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兗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冬十月,太祖至东阿。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陶谦死,刘备代之。二年春正月,太祖军顿丘,毒等攻东武阳。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毒闻之,弃武阳还。太祖要击眭固,又击匈奴於夫罗于内黄,皆大破之。夏四月,司徒赵温辟太祖,太祖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策免温。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夏侯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所辟。随太祖攻袁尚于邺,绝其西道。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徙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谥曰忠侯。子充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惇弟廉及子楙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也。楙历位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假节。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至太和二年,明帝乃追赐惇谥曰忠侯,封楙为列侯。子默嗣,咸熙中为中护军。子宏嗣。宏字严,嗣为散骑常侍。宏生东亭侯绋。”
《后汉书·袁绍传》:“绍谓谭曰:‘吾欲为汉室除残去秽,而二三子皆不我助,反欲分我杯羹,何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东。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乃止。项王亦欲东归,乃使使告汉王曰:‘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王使楼烦射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项王乃遗汉王书,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复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闻汉王在广武,乃引兵东,至广武,与汉王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荀林父以车百乘救郑,郑伯与之盟,分我杯羹。”
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例句:咱们情同兄弟,你在此危难面前得~。
分我杯羹成语接龙
分我杯羹字义分解
羹
1.(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调和五味的汤。
3.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4.汤。
杯
1.(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同本义,也称“耳杯”。
3.表示以杯量的量。
我
1.(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自称;自己。
3.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4.杀。
分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