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zhezǒu

牵着鼻子走

拼音 qiān zhe zǒu

繁体 牽着鼻子走

用法 "作谓语;指受人支配"

牵着鼻子走的意思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操牵其鼻以行。”

《后汉书·袁绍传》:“绍牵其鼻以行。”

《汉书·王莽传》:“莽牵其鼻以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牵其鼻而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牵其大夫之鼻以行。”

例句他总是被她~。

牵着鼻子走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í), 鼻部,共14画

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3. 初始,发端。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3. 逃跑。

4. 往。奔向某地。

5. 泄漏。

6. 丧失,失去。

读音(zháo,zhuó,zhāo), 目部,共11画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3. 安顿。

4.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5.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6. 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1. (著的俗字)。

2. 燃烧。

3. 遇;受到。

4. 觉得。

5. 中,恰好合上。

6. 得当,对。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4.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1. (着为著的俗字)。

2. 穿。

3. 附着;加…于上。

4. 又。

5. 接触;挨上。

6. 安置,放置。

读音(qiān), 牛部,共9画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3. 牵制。

4. 牵连;牵累。

5. 拘泥。

6.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3.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 子孙。

6.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1. 构词后缀。

2.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 个别量词后缀。

牵着鼻子走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牵着鼻子走什么意思

牵着鼻子走的近义词

牵着鼻子走打一正确生肖

修复鼻子最好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