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意思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来源: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
来源:-- 《八十一梦·第72梦》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成语接龙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字义分解
着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3. 安顿。
4.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5.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6. 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1. (著的俗字)。
2. 燃烧。
3. 遇;受到。
4. 觉得。
5. 中,恰好合上。
6. 得当,对。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4.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1. (着为著的俗字)。
2. 穿。
3. 附着;加…于上。
4. 又。
5. 接触;挨上。
6. 安置,放置。
沾
1. 古水名。
2. 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3. 假借为“霑”。浸润;浸湿。
4. 接触。
5. 熏陶;感化。
6. 雨水浸湿。
天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3.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 天空。
6.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地
1.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3. 地面;陆地。
4. 土地;田地。
5. 领土,属地;地区 。
6. 地方;场所。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下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3. 地。
4. 臣下;百姓;群众。
5. 方面。
6. 特指湖泽。
上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