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zhī,mòruòwéi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拼音 rén zhī ruò wéi

繁体 欲人勿知,莫若勿爲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的意思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来源: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来源:-- 《汉书·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苻坚载记上》

引证

《吕氏春秋·贵直论》:“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淮南子·说山训》:“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史记·项羽本纪》:“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韩非子·说林上》:“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战国策·齐策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例句《晋书·符坚载记上》:“谚曰:‘~。’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成语接龙

顺接
逆接
“为”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欲”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ò,mù), 艹部,共10画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3.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4. 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5. 沙漠。

6. 幕府。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3. 姓。

读音(ruò,rě), 艹部,共8画

1. (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 同本义。

3. 如同;像。

4. 择菜。

5. 引申为选择。

6. 同,相当。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读音(yù), 欠部,共11画

1.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2. 想要;希望。

3. 爱好;喜爱。

读音(wù), 勹部,共4画

1.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2. 不。

3. 不要,别。

4. 无,没有。与“有”相对 没得到;落空)。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3.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 别人,他人。

5. 民,百姓。

6. 指成年人。

读音(wéi,wèi), 丶部,共4画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 制作;创作。

4. 治理。

5. 变成,成为。

6. 是。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3. 言说;告诉。

4. 因为,由于。

5. 替,给。

6. 为了。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的意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是什么生肖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是什么意思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指什么生肖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打一个生肖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打一数字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是什么动物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代表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