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成语接龙
勿谓言之不预也字义分解
预
1. (形声。从页(xié), 予声。本义:安乐。经典通用“豫”字)。
2. 同本义。
3. 预先,事先。事先有准备
4. 参与
谓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3. 说。
4. 评论。
5. 称为。
6. 认为,以为。
言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 同本义。
3. 议论,谈论。
4. 记载。
5. 问。
6. 告知;告诉。
勿
1.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2. 不。
3. 不要,别。
4. 无,没有。与“有”相对 没得到;落空)。
也
1. 表示选择,还是。
2.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3.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4.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5.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之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