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zhěwéiwáng,bàizhěwéizéi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拼音chéngzhěwéiwángbàizhěwéizéi

繁体成者爲王,敗者爲賊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成败的结局不同"

近义词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的意思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来源: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来源:-- 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

引证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后汉书·袁绍传》:“胜则为君,败则为臣。”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本纪》:“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史记·项羽本纪》:“成者王侯败者贼。”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éi), 贝部,共10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2.同本义。

3.特指杀害。

4.先秦两汉时期,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

5.刺客,杀人的人。

6.偷窃或抢劫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多指偷窃者,很少指抢劫者;用贼,多指抢劫财物者,后来才指偷窃者)。

读音(bài), 贝部,共8画

1.(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同本义。

3.又。

4.损害;损伤。

5.失败;战败。

6.打败。使…战败。

读音(zhě), 耂部,共8画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读音(wáng,wàng), 王部,共4画

1.(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2.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3.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4.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5.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6.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1.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2.作皇帝,称王。

3.胜过。

读音(chéng), 戈部,共6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读音(wéi,wèi), 丶部,共4画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打三个数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的意思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什么意思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出自哪里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成者为王,败者为妃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反话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类似句子

成则为王败者为寇的意思

成功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