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意思
国门:原指国都的城门,后泛指出入国境的要道。原指强盗在国都门外抢劫。后泛指当敌人未进入统辖区就进行抵御,不让敌人进来。
来源: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
来源:-- 《孟子·万章下》
例句:军事冒险主义者则坚决反对此种步骤,他们的主张是所谓“~”。
御敌于国门之外成语接龙
御敌于国门之外字义分解
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 门前,门口。
5.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 门径;诀窍。
敌
1.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3. 抵抗;抵挡。
4. 攻击。
5. 仇敌;敌人。
御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3.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4. 统治;治理。
5. 统率;率领。
6. 使用;应用。
外
1.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 外表;仪表。
4. 表面。
5.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 外地;异乡。
国
1.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 国家。
5. 古代王、侯的封地。
6. 部落。
于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之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