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执杖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明火执杖”的字面意思是“手持明火和杖”,即用火把或手杖来照明或引导,通常用以形容做事情非常直白,毫不掩饰。基本含义是指行为和态度公开、明确,毫无隐瞒。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非常明目张胆,不避讳。
成语来源
“明火执杖”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中提到“明火”代表光明的火焰,“执杖”则意味着手持棍杖,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公开、显而易见的感觉。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对公开透明的重视。
使用场景
“明火执杖”可以在多种情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某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表明其做事风格。
- 日常对话: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为或态度,强调其不加掩饰。
-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议题讨论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表里不一的行为。
示例句子
- 他在会议上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真是“明火执杖”。
- 对于这些腐败问题,某些官员的态度显得非常“明火执杖”,没有任何遮掩。
- 她的做法就像“明火执杖”,让人无法容忍。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赤裸裸:形容毫无掩饰,非常直白。
- 公然: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
-
反义成语:
- 遮遮掩掩:形容隐瞒或掩饰某事。
- 含糊其辞:形容说话不清楚,模棱两可。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明火执杖常常与正直、坦诚的品德相联系。社会上对这种态度的肯定反映了人们对诚信和透明度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公开透明被视为一种良好实践,而“明火执杖”则可被用于批评那些隐瞒真相或不诚实的行为。
情感与联想
“明火执杖”给人一种正直、坦荡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勇敢和忠诚。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说话者的态度果断而清晰,有助于增强说话的力量和说服力。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有一次团队讨论时,有人对项目的进展提出了质疑,尽管其他人对此有所顾虑,但他毫不避讳地指出问题,这种“明火执杖”的态度让我们意识到项目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最终促成了改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那个阴暗的时刻,李明手握火把,坚定地走向前方。他的每一步都像是‘明火执杖’,照亮了前路,驱散了所有的恐惧。他知道,唯有面对一切,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与“明火执杖”相近的表达是“to speak one's mind”,意味着直言不讳,毫不隐瞒。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不同语言中都能找到对直率和坦诚的推崇。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明火执杖”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直率行为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诚实和透明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态度和情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
来源: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来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
引证: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这伙人明火执杖,闯进房来,将财物劫掠一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这伙人明火执杖,闯进房来,将财物劫掠一空。”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这伙人明火执杖,闯进房中,将财物劫掠一空。”
《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这伙人明火执杖,抢进房来,将财物劫个罄尽。”
《水浒传》第十八回:“次日,又带了三五十人,明火执杖,到晁保正庄上。”
例句:夏衍《秋瑾传》:“昨天南乡的愚民听信了谣言,~的去攻打教堂。”
明火执杖成语接龙
明火执杖字义分解
火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杖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明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执
1.(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同本义。
3.拿;持。
4.又。
5.操持;执行。
6.主持;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