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kǒngtiānxiàluàn

唯恐天下不乱

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luàn

繁体 唯恐天下不亂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唯恐天下不乱的意思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来源:这种混乱状况确实给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活动,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来源:--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曰:‘臣愿陛下早定大计,勿为群小所惑,唯恐天下不乱,以误国家大事。’”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吾欲南征,恐天下不乱,是以未发。’”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沮授曰:‘今州城新破,士民疲弊,粮食不足,赋役方殷,此乃危亡之秋也。唯恐天下不乱,未可以图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王使诸将击之,大破之。项王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汉王使弓弩手射之,项王伤胸,乃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唯恐天下不乱,是以先君之灵,不敢以告。”

例句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瞬息万变,~。”

唯恐天下不乱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kǒng), 心部,共10画

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 同本义。

3. 又。

4. 恐吓,使之害怕。

5. 恐怕。

6. 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读音(tiān), 大部,共4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3.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 天空。

6.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读音(wéi), 口部,共11画

1.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2. 只有,只是。

3. 以,因为。

4. 表示希望、祈使。

5. 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

6. 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

读音(luàn), 乙部,共7画

1.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 同本义。

3. 治理。

4. 扰乱;打乱;使乱。

5. 淫乱,玩弄。

6. 败坏;破坏。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3. 地。

4. 臣下;百姓;群众。

5. 方面。

6. 特指湖泽。

唯恐天下不乱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唯恐天下不乱是什么意思

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什么心态

唯恐天下不乱下一句怎么接

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唯恐天下不乱大鱼小心

唯恐天下不乱的唯是什么意思

唯恐天下不乱是不是成语

唯恐天下不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