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戒不悛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屡戒不悛”的字面意思是多次被警戒却依然不改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屡次受到劝告或警告,但仍然不愿意改正错误,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多次被提醒却依旧做错事的人。
成语来源
“屡戒不悛”出自《孟子·告子上》。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到一个人多次受到戒诫却不改过自新,反映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这个成语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错误时的顽固与不悔,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使用场景
“屡戒不悛”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听劝告、屡次犯错的人。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性格,如描写一个固执己见的角色。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提醒朋友或家人注意某些不良行为。在演讲中,尤其是关于道德或教育的主题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要认真学*,但他还是屡戒不悛,成绩一直没有提高。
-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不能容忍屡戒不悛的态度,否则团队的效率会受到影响。
- 他屡戒不悛的行为让周围的人感到失望,大家都对他失去了信心。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却不改正,意思相近,但更强调教育的过程。
- 一错再错:形容犯错后仍继续犯错,强调错误的重复性。
反义成语:
- 警觉自省:指自我警醒和反省,强调主动改正错误的态度。
- 知过必改:意识到错误后,必须改正,体现了积极的改正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成语“屡戒不悛”反映了对不良行为的警惕和对改正态度的期待。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可能多元,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教育、职场和家庭等领域,强调个人责任与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情感与联想
“屡戒不悛”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失望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固执的人,他们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甚至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己见。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成为“屡戒不悛”的那一类人。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个朋友总是沉迷于游戏,尽管我多次劝告他要合理安排时间,但他依然屡戒不悛,导致学业受到影响。最终,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努力改变。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屡戒不悛”的含义,提醒我在劝告他人时要更具耐心和理解。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屡戒不悛”:
春风化雨传佳音,
屡戒不悛苦自寻。
明月清辉照心路,
何时能解旧愁云?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和明月的意象,反映一个人在面对警戒时的内心挣扎与期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repeat offender”,指的是屡次犯罪的人。这个短语同样传达了对不改过自新的人行为的批评,但可能没有“屡戒不悛”所蕴含的道德教育意味。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屡戒不悛”的深入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他人行为的评判,也是对自身的警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我们的思维深度,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警惕与反思。
来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
来源:--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戮子》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屡戒不悛,卒以祸败。”
《后汉书·袁绍传》:“屡戒不悛,终为所败。”
《汉书·王莽传》:“屡戒不悛,卒以覆灭。”
《史记·项羽本纪》:“屡戒不悛,卒以败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屡戒不悛,终为大戮。”
例句:性刚毅,幼在塾中,诸童稍有所犯,辄奋拳瓯击,师~。
屡戒不悛成语接龙
屡戒不悛字义分解
戒
悛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屡
1.(从尸,娄声。本义:多次) 同本义。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