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便长,无话便短的意思
话多就长说,话少就短说。一般为说书人的套话,指故事多就多讲,故事少就少讲。
来源:有话便长,无话便短。转瞬间,便到了暖寿的那一天。
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
引证: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有话便长,无话便短,且说匡超人如何进学。”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有话便长,无话便短,只说西门庆如何应对。”
《西游记》第二十回:“有话便长,无话便短,且说唐僧如何脱险。”
《水浒传》第十回:“有话便长,无话便短,只说林冲如何发配。”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有话便长,无话便短,不必多说。”
例句:~。不知不觉,早又过了新年,转瞬又是元宵佳节。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成语接龙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字义分解
长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3. 时间久。
4. 遥远。
5. 高;高大。
6. 长度。
1. 老,年高。
2. 年长,年龄较大。
3.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4. 排行第一。
5. 辈分大;居高位者。
6. 生长;成长。
话
1.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2. 同本义。
3. 说;谈。
短
1.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2.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3. 寿命短促。
4. 浅薄,简陋。
5. 引申为不足,缺乏。
6. 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有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3. 存在。
4. 取得,获得,占有。
5. 相当于“或”。或许。
6.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无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便
1. 便利,方便。
2. 灵便;轻捷。
3. 有利于;有益于。
4. 熟习。
5. 尿、屎。
6. 有利的机会。
1.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2.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