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guòzhī

有过之无不及

拼音 yǒu guò zhī

繁体 有過之無不及

用法 "作宾语、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的比较"

近义词 有过之而无不及

反义词 过犹不及

有过之无不及的意思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来源: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来源:-- 先秦·孔子《论语·先进》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有过之无不及,故天下莫能当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有过之无不及,故天下莫能当也。”

《汉书·王莽传》:“莽有过之无不及,故天下莫能当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有过之无不及,故天下莫能当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过之无不及,是谓过矣。”

例句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

有过之无不及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ò,guoguō), 辶部,共6画

1.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3. 超出,胜过。

4. 过去(过后)。

5. 给予;递给。

6. 渡过。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 姓,过国之后。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3. 存在。

4. 取得,获得,占有。

5. 相当于“或”。或许。

6.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jí), 又部,共3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 同本义。

3. 至,达到。

4. 待,等到。

5. 遭受。

6. 比得上,能与…相比。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有过之无不及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有过之无不及什么意思

有过之无不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有过之无不及什么意思解释

有过之而不及的意思

有过之无不及是褒义还是贬义

有过之无不及的意思贬义

有过之无不及是骂人的吗

有过之无不及的近义词

有过之无不及是成语吗

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