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意思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成语接龙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字义分解
香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5. 气味美好。
6. 受欢迎。
脚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3. 足的别称。
4.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 帮手。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烧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3.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4. 野火。
时
1.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 同本义。
3. 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 时间;时候。
5. 时尚,时俗。
6. 时运;命运。
抱
1.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2. 同本义。
3. 捧着。
4. 环绕。
5. 怀藏,心里存有。
6. 保护,爱护。
平
1.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 同本义。
3.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4. 平安;太平。
5. 均平;齐一。
6. 均等。
佛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 佛教。
3. 佛像。
4. 比喻慈悲的人。
5. 佛经。
1. 违背。
2. ——见“仿佛”(fǎngfú)。
临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 同本义。
3.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4.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5. 碰上, 逢着。
6.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1.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