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zhīmù,shēngháo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拼音 bào zhī shēng háo

繁体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意思

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来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源:-- 《老子》第六十四章

引证

《淮南子·说山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史记·苏秦列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战国策·齐策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shēng), 生部,共5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3. 生育;养育。

4. 生存;活。与“死”相对。

5. 滋生;产生。

6. 救活,使活。

读音(háo), 毛部,共11画

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 同本义。

3. 毛笔的头部;毛笔。

4.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5. 单位名。

6.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读音(mò), 木部,共5画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3.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 末期;晚年。

读音(mù), 木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3. 木料,木材。

4. 树叶。

5. 棺材。

6. 某些木制的器物。

读音(bào), 扌部,共8画

1.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2. 同本义。

3. 捧着。

4. 环绕。

5. 怀藏,心里存有。

6. 保护,爱护。

读音(hé,gě), 口部,共6画

1. 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1.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 同本义。

3. 引申为开合之称。

4. 会聚,聚合。

5. 适合。

6. 匹配;配偶。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是什么意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出自哪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句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翻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哲学道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启示我们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翻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