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唾壶击缺”字面意思是“用口水击打壶中的缺口”。其基本含义为用口水击打某个物体,形容一种无意义的行为或对某事物的无奈和无力感。通常用来指责那些表面上做了些事,实际上却没有实质性效果的人或行为。
成语来源
“唾壶击缺”的具体历史来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惯和风雅。古人在饮水时常用壶,壶若有缺口,水便会漏出,唾液用来击打缺口无疑是徒劳的。这种形象的比喻在古代文学中可能用来讽刺那些采取无效措施的人。它强调了做事的方式和方法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努力。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适用于一些文学作品、批评性文章、日常对话以及演讲中,尤其是当谈论某些政策或措施的无效性时。例如,在讨论一个改革措施时,如果该措施显得苍白无力,可以用“唾壶击缺”来强调其无用。
示例句子
- 这个政策实施了半年,但效果依然不显,真是唾壶击缺,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 他总是对工作提出建议,但大多数都是唾壶击缺,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 在面对困难时,光靠嘴上说说是没有用的,行动才是关键,唾壶击缺只会浪费时间。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画蛇添足(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坏了原来的好事)。
- 反义成语:事半功倍(指用较少的努力获得较大的效果),强调有效的努力与成果。
文化与社会背景
“唾壶击缺”在**传统文化中反映出对无效努力的批评,强调做事要讲究方法和效果。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讨论政策、工作效率等方面,呼吁人们关注实效而不是表面功夫。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失望,常常联想到那些看似努力但实际上无用的场景。它提醒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努力。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同学在小组讨论中提议一些并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会用“唾壶击缺”来提醒大家,这样的想法虽然出发点良好,但实际上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落叶纷飞,李青坐在窗前,思考着自己即将面对的考试。他感到疲惫,心中暗想:“就算我每天读书到深夜,若是方法不对,依旧是唾壶击缺。”于是,他决定调整学计划,寻找更有效的复方法。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inning your wheels”,意指努力却没有进展。虽然表面意思不同,但都传达出一种徒劳的感觉。各文化中对无效努力的批评都反映了人们对效率的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唾壶击缺”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如何有效地传达意图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分析问题时更加注重方法和实效,这对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引证: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六引《谈薮》:“齐萧摩诃,尝击唾壶,歌曹操《乐府》,以如意打壶,壶口尽缺。”
《南史·张敬儿传》:“敬儿在雍州贪残,人间一物堪用,莫不夺取。于襄阳立上时尊号,以铜为之,至是别铸,皆用黄金,左右勇士皆着金龙精帽,执铍挝鼓,跳跃旋风,歌讴叫唤,口称万岁,或称帝,或称尊,或云唾壶击缺。”
《晋书·王敦传》:“敦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志在四方。’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故事: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对时局十分关切,常忧国忧民,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唾壶击缺成语接龙
唾壶击缺字义分解
缺
1.(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2.短少;缺乏。
3.空隙;缺口。
4.亏缺。
5.缺陷。引申为遗憾。
壶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2.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3.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4.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5.瓠瓜,也叫葫芦。
唾
1.(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
2.吐唾沫。
3.拖长。表示鄙弃不乐的样子。
击
1.(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2.同本义。
3.攻击;攻打。
4.碰撞;接触。
5.杀;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