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yìngshǒu

得于心应于手

拼音 xīn yìng shǒu

繁体 得於心應於手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得心应手

得于心应于手的意思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来源: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来源:--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

例句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而不可述之言也。

得于心应于手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3.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 笔迹。

5. 手艺;本领。

6. 亲自,亲手。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3. 内心。

4.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 思想。

6. 中心,中央。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 找到。

4. 得知。

5. 捕获。

6. 成功;完成。

1.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读音(yīng,yìng), 广部,共7画

1. 应当,应该。

2. 答应,允许。

3. 所有;全部。

4.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1. 应和,响应。

2. 受;接受。

3. 符合;适应;顺应。

4. 应付;对付。

5. 感应;应验。

6. 对敌方回击、迎击。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得于心应于手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得于心应于手的意思

得于心应于手会于意

得于心应于手会于意的出处

得于心应于手能用在干活上吗

得于心应于手的古文

得于心应于手什么意思

得于心,应于手,会于意是什么意思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和得心应手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意思

得之心而应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