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àngshīguó

丧师辱国

拼音sàngshīguó

繁体喪師辱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丧师辱国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丧师辱国”由“丧师”和“辱国”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失去军队、败北于敌人,导致国家受到羞辱。基本含义是形容在战争或军事行动中遭受惨重失败,不仅损失了军队,也使国家声誉受损,具有极大的贬义。

成语来源

“丧师辱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多个著名的战争和军事失败,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失败的深刻认识与痛苦。诸如“长平之战”或“明朝时期的戚继光抗倭”之类的历史,均可视为与之相关的背景。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在战争中的失利,或者形容某个组织、团队在重大**中的失败。它可以出现在历史书籍、军事评论、政治演讲、新闻报道等场合,通常用以强调失败的严重性和带来的后果。

示例句子

  1. 在那场战争中,指挥官的失误导致了丧师辱国的惨痛结局。
  2. 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丧师辱国**再次发生,必须加强军事训练。
  3. 这次外交失利让国家面临丧师辱国的局面,亟需重新审视我们的策略。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失地失民”:指失去领土和人民,包含了国家利益的损失。
    • “败军之将”:形容失败的将领,强调其失败的耻辱感。
  • 反义成语

    • “凯旋而归”:指胜利归来,和“丧师辱国”形成鲜明对比。
    • “国泰民安”:形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体现与“丧师辱国”相对的良好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军事和国家的荣誉被视为极其重要的价值观。丧师辱国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失败,还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责任失职。现代社会中,虽然军事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失利,提醒人们重视责任与后果。

情感与联想

“丧师辱国”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因失败而受到惩罚的将领和国家。它引发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警示人们在重大决策时需谨慎对待,避免重蹈覆辙。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见证一个团队在一次重要项目中由于领导不当而遭遇失败,团队士气低落,面临“丧师辱国”的局面。此事让我意识到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中责任感的缺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丧师辱国”的主题:

烽烟四起战云飞,
丧师辱国泪满衣。
英雄何在壮志酬?
唯有青山伴我归。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失落,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suffer a crushing defeat”,虽然缺乏“辱国”这一文化层面的深度,但同样强调了失败的严重性。在其他文化中,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对国家荣誉和军事失败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丧师辱国”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责任感的提醒。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失败的意义,以及在面对挑战时应有的态度。

来源: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

引证

《宋史·岳飞传》:“金人再犯河南,飞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道击之,屡捷。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之兵逼郾城。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会杨再兴以三百骑至,欲生擒兀术,不获,杀数十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之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再兴死之。飞痛惜之,赠太尉,谥武愍。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召河北诸郡,相继来归。飞遣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方指日渡河,而秦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方兀术弃汴去,有书生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飞力请解兵柄,不许,自庐入觐,帝问之,飞拜谢而已。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无左验,铸明其无辜。改命万俟卨。卨诬飞与宪书,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云与宪书,令措置使飞还军;且言其书已焚。十二月,癸巳,赐死狱中,年三十九。子云斩于市。籍家赀,徙家岭南。幕属于鹏等从坐者六人。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辜,卨怒,风万俟卨并劾之,三人皆罢。宗正卿士请以百口保飞,卨亦劾之,勒停。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狱者,皆进秩。始,飞下狱,桧令亲党王会取飞军中当时与宪书稿,焚之,图灭迹。”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项羽既东,诸侯皆叛之,项羽乃西击之,大破之,杀韩王信,虏赵王歇,降燕王臧荼,灭齐王田荣,遂丧师辱国。”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既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巨鹿守将王离、涉间不降楚,楚军围之数重。项羽乃自将精兵三万,夜击秦军壁,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自杀。于是诸侯皆属项羽。项羽欲西,诸侯皆曰:‘将军功高,天下莫敢当,然秦未灭,将军何以自安?’项羽曰:‘吾欲东归,诸侯皆从之。’于是项羽乃东归,留季布守彭城。项羽既东,诸侯皆叛之,项羽乃西击之,大破之,杀韩王信,虏赵王歇,降燕王臧荼,灭齐王田荣,遂丧师辱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请师于秦,秦伯不许,晋侯怒,遂丧师辱国。”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丧师辱国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ǔ), 辰部,共10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读音(shī), 巾部,共6画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读音(guó), 囗部,共8画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读音(sāng,sàng), 一部,共8画

1.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2.人的尸体、骨殖。

3.祸难。

4.服丧,持丧。

5.悲悼;伤悼。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死去。

4.灭亡;失败。

5.忘记,忘掉。

丧师辱国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丧师辱国是成语吗

丧师辱国是什么意思

丧师辱国是什么生肖

丧师辱国的意思

丧师辱国形容什么动物

丧师辱国开过什么生肖

丧师辱国打一正确答案

丧师辱国打一个动物

丧师辱国造句

丧师辱国的正确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