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讬空言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徒讬空言”的字面意思是“仅仅寄托于空洞的言辞”,指的是没有实际内容或行动的空洞言论。基本含义是形容只说不做,或者说得很好听但没有实际效果的言辞,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口头上承诺但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成语来源:
成语“徒讬空言”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中提到“徒言而不行”,强调了言语的空洞和缺乏实际行动的批评。这一成语反映了道家思想对真实行动的重视,提倡言行一致,反对空谈。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下,“徒讬空言”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空谈现象。例如,在政治演讲中,有些领导人可能会承诺很多事情,但最终没有实现,这时可以用“徒讬空言”来指责其虚伪。在商业中,形容某些公司的宣传口号华丽但缺乏实际产品质量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 他的承诺只是徒讬空言,根本没有兑现的迹象。
- 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不能再徒讬空言,必须付诸行动。
- 这位候选人的演讲充满了徒讬空言,让人感到失望。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空口无凭:指说话没有根据,没有实质内容。
- 口惠而实不至:形容口头上说得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
反义成语:
- 言而有信:指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 言行一致:指说与做相符,强调实际行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言行一致被视为一种美德。成语“徒讬空言”反映了社会对诚信和实事求是态度的重视,尤其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空谈现象愈发明显,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提醒人们关注实际行动。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只说不做的人,心中常常会有失望与无奈的情感。它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要关注对方的话语与实际行动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判断一个人的诚信。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同学或同事,他们在会议上提出很多建议,但从不付诸行动。每当这时,我便会想到“徒讬空言”,提醒自己关注那些真正努力付出的人,选择与他们合作。
创造性使用:
诗歌示例: 在繁华的城市中, 口口声声许诺满天星。 可怜徒讬空言事, 行事如风却不见踪影。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empty promises”,同样指的是没有实质内容的承诺或言辞。这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言行一致的重视,但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徒讬空言”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这不仅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也在生活中促使我努力践行诺言,追求真实与实效。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沟通中要注重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华丽的语言。
引证:
《宋史·范仲淹传》:“徒讬空言,不若行之以实。”
《晋书·王衍传》:“徒讬空言,不若躬行实践。”
《后汉书·王符传》:“徒讬空言,不如见之行事。”
《汉书·艺文志》:“徒讬空言,无益于事。”
《史记·太史公自序》:“徒讬空言,不若行之有实。”
徒讬空言成语接龙
徒讬空言字义分解
讬
1.(託)。
2.④~⑦。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空
1.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2.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3.广阔;空旷。
4.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5.空间;天空。
6.佛教语。
1.(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同本义
3.口,嘴巴。
1.使之困穷。
2.腾让出来。
3.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徒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