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之切骨的意思
1. 基本定义
成语“恨之切骨”的字面意思是对某人的仇恨深刻到骨髓里,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痛恨程度非常深,情感强烈。它常用于形容对敌人或对某种行为的极度厌恶与愤恨。
2. 成语来源
“恨之切骨”出自《左传》,原文为“恨之切骨,疾之如仇。”这句话讲述的是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敌对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仇恨情绪的深刻描绘。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恩怨情感的深刻理解。
3. 使用场景
“恨之切骨”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描述主角对仇敌的强烈情感。
- 日常对话:在朋友之间谈论对某人的厌恶时使用。
- 演讲:在政治演讲中表达对某种行为或政策的不满和反对。
4. 示例句子
- 他对那些背叛他的朋友恨之切骨,决心不再与他们来往。
- 每当提到那个坏蛋,她的眼中就闪烁着恨之切骨的神情。
- 这种行为让人恨之切骨,绝不能原谅。
5.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恨之入骨:与“恨之切骨”意思相近,强调仇恨的深刻程度。
- 痛心疾首:虽然侧重于痛心,但也包含强烈的反感情绪。
-
反义成语:
- 心心相印:表示彼此的心意相通,情感融洽,与“恨之切骨”的对立。
- 和气生财:强调和谐与宽容,与强烈的仇恨形成鲜明对比。
*. 文化与社会背景
“恨之切骨”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竞争和冲突频繁的社会中。它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不公正行为或背叛时,许多人会用此成语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7. 情感与联想
“恨之切骨”往往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比如愤怒、痛苦和不屈。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和行为,甚至导致报复心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引发更大的冲突。
8.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背叛我的朋友,那种被深深伤害的感觉让我恨之切骨。我意识到,虽然这种情绪很正常,但我也需要学会放下,才能不被负面情绪影响。
9.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明点滴夜色寒,
恨之切骨难自安。
昔日温情已如梦,
只余孤影伴我还。
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深切的仇恨与孤独感。
10.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ate to the bone”,同样强调仇恨的深度和彻底性。但在文化上,表达仇恨的方式可能因文化背景而异,某些语言可能较少使用极端的情感表达,更倾向于温和的语气。
11.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恨之切骨”的学,我对仇恨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的表达,也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的深度和复杂。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使沟通更加生动和有力。
来源: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来源:--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引证:
《宋史·岳飞传》:“秦桧闻之,恨之切骨。”
《晋书·王敦传》:“敦闻之,恨之切骨。”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闻之,恨之切骨。”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恨之切骨。”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恨之切骨。”
恨之切骨成语接龙
恨之切骨字义分解
骨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恨
切
1.台阶。
2.(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1.摩擦;接触。
2.一定要。
3.靠近;贴近。
4.急切;急迫。
5.深;深切。
6.恳切;率直。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