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zhàngmángxié

竹杖芒鞋

拼音zhúzhàngmángxié

繁体竹杖芒鞋

竹杖芒鞋的意思

基本定义

“竹杖芒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竹子做的拐杖和用芒草制成的鞋子。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过着简朴的生活,通常用于描绘隐士或志向高远的人,表达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成语来源

“竹杖芒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句子,提到诗人对逍遥自得生活的向往。成语中的“竹杖”和“芒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高洁的志趣和独立的精神。

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在诗歌中常用来描绘隐士的生活或追求理想的志士,表现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2. 日常对话:可以用作对朋友的劝诫,鼓励他们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3. 演讲:在谈论人生价值观时,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他总是喜欢“竹杖芒鞋”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2.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物质欲望所困,不妨试试“竹杖芒鞋”的简单生活。
  3. 这位诗人以“竹杖芒鞋”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1. 淡泊明志:指心境清淡,没有物质欲望,明确自己的志向。
    2. 归隐山林:形容隐者生活,追求宁静与自然。
  • 反义成语

    1. 趋炎附势:形容迎合权势者,追求利益,正好与“竹杖芒鞋”的简朴志向相对立。
    2. 名利双收:形容既获得名声又获得利益,强调物质追求。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简朴的生活方式常常被视为高尚的品质。古代文人常常向往“竹杖芒鞋”的隐士生活,认为这种生活能够使人心灵宁静、思想清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追求一种更简单、真实的生活方式,这一成语在当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带有一丝清幽和洒脱。它使我思考在物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也在我日常的表达中,提醒我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外界的浮华。

个人应用

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选择了一条偏远的小路,沿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了“竹杖芒鞋”所传达的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简朴生活的魅力,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少的物质欲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山间漫步,心中默念:“竹杖芒鞋,何妨醉卧云间。”此时,身边的花草仿佛都在为我伴奏,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真是一种无比的惬意。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竹杖芒鞋”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off the grid”或者“simple living”,它们同样强调远离物质和追求内心的平静。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竹杖芒鞋”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简朴生活的深刻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更让我反思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珍惜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来源: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来源:-- 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

引证

《宋史·隐逸传下·林逋》:“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逋善行草,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逋尝客临江,时李谘方举进士,未有知者,逋谓人曰:‘此公辅器也。’及谘执政,建言复贤良方正科,又荐梅尧臣以诗,并称逋之高行,上嘉纳之。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第。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连被台移出治狱,卒不屈。初,宥为前沿江安抚使,入为度支副使,谢病请外,以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也。父诩,官至太子中允。放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不与群儿戏。父尝令习进士业,放辞以业非己好。每往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未几,父卒,数兄皆干进,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结草为庐,仅庇风雨。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得束脩以养母。母亦乐道,薄滋味,善辟谷,容状若四十许人。俄而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庐于墓侧,往来书史,未尝释手。后徙居嵩山,又徙王屋,皆有名。真宗闻其名,咸平五年,遣使召之,放辞不起。六年,复遣万寿观使周怀政督起之。放知不可免,乃诣阙,上以所著《蒙书》十卷。既至,赐以处士号,拜左司谏、直昭文馆。俄又赐金帛,放固辞,不许。乃诏有司岁时存问,并给其母妻月俸。放遂留京师,上屡召对,问以经义,放条对详敏,上甚重之。大中祥符元年,命判集贤院,从封泰山,拜给事中。二年,东封还,加左谏议大夫。四年,命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放表求归山,不许。未几,丁内艰,起复,固请终制,许之。服除,又表求解官,不许。放不得已,复起视事。天禧三年,以疾求还山,许之。卒,年六十三。赠工部侍郎。放性简淡,不喜婚宦,所居室,四壁隐出龙蛇之形,人多畏之。好戴华阳巾,服大袖褐,系绦,竹杖芒鞋,出入于山间。”

《新唐书·隐逸传·陆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羽于江湖称竟陵子,于南越称桑苎翁。与颜真卿、张志和等为莫逆交。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如是者凡十余年,始卒。年七十二。羽野服竹杖芒鞋,时人以为狂。”

《宋史·隐逸传中·陈抟》:“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耳。’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精于数学,辟谷炼气,止食粟米,或逾月,或逾年。事太宗、真宗,赐号希夷先生。所居室,四壁隐出龙蛇之形,人多畏之。好戴华阳巾,服大袖褐,系绦,竹杖芒鞋,出入于山间。”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遂工篆隶。晚更学草书,醉辄画壁,或以竹杖芒鞋,行于山泽。”

例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定风波》词)

竹杖芒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é), 革部,共15画

1.(形声。从革,圭声。皮革鞋的材料。“圭、鞋”古音相近。本义:鞋子) 同本义。

读音(máng), 艹部,共6画

1.(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同本义。

3.光芒。

4.毫末;锋刃。

5.广大;众多。

6.模糊不清。

读音(zhú), 竹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读音(zhàng), 木部,共7画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竹杖芒鞋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全文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什么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意思是什么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理解寓意

竹杖芒鞋是什么意思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