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肉医疮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剜肉医疮”字面意思是用刀子剜掉肉来治疗伤口,形容用错误或激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实际上却可能加重问题,或是用不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事情,导致更大的伤害。
成语来源
“剜肉医疮”出自《后汉书·杨彪传》,原文为“剜肉医疮,非所宜也。”这句话表明用剜肉的方法治疗伤口是不合适的,强调了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的愚蠢与无效。成语表达了对不当解决方式的批评。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激进或不合理的做法。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写人物的愚蠢决策,在日常对话中则可以用于劝解他人不要采取极端措施。
示例句子
- 在公司解决团队矛盾时,剜肉医疮的做法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反而应该通过沟通来化解。
- 他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选择了剜肉医疮的方式来处理旧伤,结果却让自己更加痛苦。
- 政府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若采取剜肉医疮的措施,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反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绝处逢生,指在绝望的情况下找到出路,但通常指的是巧妙的解决方法,强调智慧。
- 反义成语:对症下药,指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一种恰当的处理方式。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哲理,剜肉医疮体现了对极端和不理智行为的批评,反映了人传统上对于和谐与妥善解决问题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强调了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较为负面,常常联想到愚蠢、痛苦和不必要的牺牲。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思考,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因为感情问题而选择与对方争吵,试图通过激烈的对抗来解决问题,但结果却使得两人关系更加紧张。这时我想起了“剜肉医疮”,劝他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沟通。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小故事中: “在小镇上,邻居之间的争吵日渐严重。小张决定要‘剜肉医疮’,用大声的争吵来迫使对方道歉。然而,随着争吵声的增大,邻里关系愈发紧张,最终小张意识到,若想真正解决问题,沟通才是王道。”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cutting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意指为了一时的情绪而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决策。两者都强调了不理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剜肉医疮”的学,我深刻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问题时必须保持冷静,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极端手段。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也有助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多考虑问题的全面性,避免冲动决策。
来源: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来源:-- 唐·聂夷中《伤田家》诗
引证:
《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识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梨树,照邻为赋,名曰《病梨树赋》。思邈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及《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去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空衣而已。”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后汉书·华佗传》:“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例句:是犹~,疮未瘳而肉先溃。
剜肉医疮成语接龙
剜肉医疮字义分解
肉
1.(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3.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4.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5.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6.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疮
1.(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医
1.(会意兼形声。从匚(fāng),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yī),从酉(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2.同本义。
3.医术;医学。
4.治疗,治愈。
5.救治。
剜
1.(形声。从刀,宛声。本义:挖)。
2.同本义。
3.以刀子等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