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意思
名不正则言不顺成语接龙
名不正则言不顺字义分解
顺
1.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 同本义。
3. 顺从;顺应。
4. 教诲。
5. 道理。
6. 合理的。
言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 同本义。
3. 议论,谈论。
4. 记载。
5. 问。
6. 告知;告诉。
正
1.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 箭靶的中心。
3. 引申为目标。
4.
5. 征税。
6. 出兵,征讨。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 同本义。
3. 正直,正派。
4. 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 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 正当;合适。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3. 称说;说出。
4. 出名,有名声。
5. 以私人名义占有。
6. 明白。
则
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 同本义。
3.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 标准权衡器。
6. 划分等级。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