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wěidiào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拼音 zhé wěi diào

繁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意思

掉:摇动。树梢茂盛,主干就会折断,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来源: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来源:-- 《左传·昭公十一年》

引证

《后汉书·班彪传》:“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之所知也。”

《汉书·贾谊传》:“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之所知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之所知也。”

《战国策·齐策一》:“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之所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ò), 木部,共5画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3.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 末期;晚年。

读音(diào), 扌部,共11画

1.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2. 同本义。

3. 弄,卖弄。

4. 划。

读音(zhē,zhé,shé), 扌部,共7画

1. 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1. 倒过来倒过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3. 引申为曲折;弯。

4. 反转;改变方向。

5. 屈服;折服。

6. 挫伤,挫折。

读音(bì), 心部,共5画

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 标杆;标准。

3. 必须,一定要。

4. 必然,必定。

5. 必须。

6. 倘偌;假如。

读音(wěi,yǐ), 尸部,共7画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3. 末端,末尾。

4. 边际,边界。

5. 后部。

6. 鸟兽虫鱼交配。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 重要,重大。

5. 德高望重的。

6. 超过一般。

1. “大夫”、“大王”。

2. 世代。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意思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出自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读音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拼音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道理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哲学意义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中的末属于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