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qiānlǜ,huòyǒu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拼音 zhě qiān huò yǒu

繁体 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用法 "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的意思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来源:苟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

来源:-- 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

引证

《旧唐书·魏征传》:“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晋书·王导传》:“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后汉书·班彪传》:“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lǜ), 虍部,共10画

1.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2. 同本义。

3. 用绳结缀。

4. 忧虑。

5. 审察,讯察。

6. 思想;意念。

读音(zhě), 耂部,共8画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3.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5. 指代事或物。

6.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3. 存在。

4. 取得,获得,占有。

5. 相当于“或”。或许。

6.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读音(huò), 戈部,共8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2. 用作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

3. 间或,有时。

4. 迷惑。

5.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读音(yú), 心部,共13画

1.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2. 同本义。

3. 又。

4. 自称之谦词。

5. 敦厚。

6. 蒙蔽;欺骗。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 找到。

4. 得知。

5. 捕获。

6. 成功;完成。

1.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读音(qiān), 十部,共3画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2.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3. 田间小路。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3. 序数的第一位。

4.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 全;满。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的意思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或是什么意思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典故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哲学道理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英文怎么说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意思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