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来忽往的意思
基本定义
“倏来忽往”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迅速地来,突然地去”。它强调事物的变化迅速且不可捉摸,常用来形容时间、事物或人的来去匆匆,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感觉。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它常常出现在描述时间流逝或人们生活变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古人对时间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具体的文献出处较少,但其使用常与古代诗词、散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描绘相关。
使用场景
“倏来忽往”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 文学作品:在诗歌或散文中,常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或感情的变化。
- 日常对话:描述某种事物或人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的情景。
- 演讲:用于强调人生短暂、时光宝贵,提醒听众珍惜当下。
示例句子
- 秋天的叶子,倏来忽往,仿佛一夜之间,就铺满了整个地面。
- 他的人生就像倏来忽往的烟火,绚烂过后便悄然消逝。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美好都如同倏来忽往,转瞬即逝。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瞬息万变:形容事物变化得非常快。
- 急速如风:形容速度快得像风一样。
-
反义成语:
- 稳如泰山:形容事物稳定,不容易变化。
- 持久不变:强调时间的延续性和事物的不变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是常见的主题。“倏来忽往”反映了人们对这些主题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珍惜当下的告诫。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因此该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倏来忽往”常让我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珍惜。它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要珍惜每一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个人应用
我曾经历过一次与朋友的重聚,大家都忙于各自的生活,见面之后却发现时间过得如此迅速,那种感觉让我想到了“倏来忽往”,于是我在聚会上提到这个成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倏来忽往”:
晨曦初露,倏来忽往,
梦中花影,随风飘荡。
愿留时光,静待花香,
不负韶华,珍惜此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eeting”或“ephemeral”,两者都强调了事物的短暂性。不同文化对于时间流逝的理解和表达各有差异,但普遍都包含了对生命短暂的反思。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倏来忽往”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和生活的无常。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意对时光流逝的描绘。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每一个瞬间,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来源: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来源:-- 晋·潘岳《射雉赋》
引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听了,不觉痴了,心中暗想:‘这林妹妹说话,真个是倏来忽往,令人捉摸不定。’”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王安石笑道:‘学士这番考试,真可谓倏来忽往,变化莫测。’”
宋·苏轼《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文选·潘岳〈射雉赋〉》:“彯纰纷其拂轸兮,倏来忽往,若惊若狎。”
例句:~,不可为象。
倏来忽往字义分解
来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1.慰劳。
忽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往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倏
1.(形声。从犬,攸(yōu)声。本义:犬疾行) 同本义。
2.疾速。
3.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