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完肤的意思
基本定义
“体无完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没有一处完好的肌肤”。引申含义通常用来形容遭受严重的批评或攻击,或者在某种事物上受到极大的损害。常常用来描述人或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或是形容受到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成语来源
“体无完肤”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体无完肤”,意指身体受到极大的创伤,无法保持完整。这一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身体和名誉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受害者的同情。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在古典小说或现代文学中,描述角色的遭遇,表现其痛苦和挣扎。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某人受到严厉批评或生活遭遇时使用。
- 演讲:在讲述某种社会现象或不公时,强调其对人们的影响。
示例句子
- 这场丑闻让他的名声体无完肤,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交往。
-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城市的建筑几乎体无完肤,满目疮痍。
- 她在比赛中失败了,心里感到体无完肤,难以自拔。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伤痕累累:形容经历了许多创伤,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 满目疮痍:形容损坏得非常严重,景象惨不忍睹。
-
反义成语:
- 完好无损:形容没有任何损坏,保持完整。
- 安然无恙:形容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平安无事。
文化与社会背景
“体无完肤”在**文化中强调了对身体和名誉的重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身体健康和个人声誉的高度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常用于形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联想到受伤、痛苦和无奈。在表达时,可以引发对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坚韧精神的思考,也可激发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看到一位朋友因为工作上的错误而受到严厉批评,他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体无完肤”。我想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处境,表达我对他的理解和支持。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体无完肤”:
战火纷飞夜色沉,
人间不见旧时春。
满目疮痍辛酸泪,
何时重见笑颜新。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痛苦,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悲惨与无奈。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in tatters”,意为处于破碎或残破的状态。两者都强调了对事物完整性的破坏,但“体无完肤”更多地强调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而“to be in tatters”则更侧重于物质状态的破损。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体无完肤”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成语不仅仅是词汇的组合,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同时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经历。
来源: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来源:--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
引证:
《后汉书·班超传》:“超至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馀级,馀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馀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是时,于窴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西,先至于窴。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怒,使士会伐郑,郑人逆战,晋师败绩,士会自刭,晋侯乃还。郑人以其尸归,晋人剖其腹,体无完肤。”
例句: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体无完肤成语接龙
体无完肤字义分解
肤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完
1.(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2.同本义。
3.充足;充实。
4.完成,结束。
5.重新整修。
6.指生命终结或进入危急的境地。
体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