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冠博带的意思
基本定义
“巍冠博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高耸的山峰(巍)和宽大的腰带(博带)。基本含义为形容人或物的气势雄伟、风范独特,常用来赞美人的气质或外表。
成语来源
“巍冠博带”出自《周易·系辞下》。在古代文化中,巍峨的山峰象征着高大、坚固,而博大的腰带则代表宽广、包容。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中的伟人或杰出人物应有的风范和气度。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巍冠博带”常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领袖的气质。例如,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可能用此成语来描绘一个豪杰的形象。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气度非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演讲或正式场合中也可以用来赞美某位杰出人物的风采。
示例句子
- 他身材高大,气质非凡,真是个巍冠博带的英雄人物。
- 在这场盛大的晚会上,穿着华丽礼服的她宛如巍冠博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 这位科学家的成就巍冠博带,令后人钦佩不已。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气吞山河:形容气势宏伟,能够吞并山河,通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的气概。
- 风华绝代: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风采超凡脱俗,独一无二。
反义成语:
- 微不足道:形容微小、不重要,与“巍冠博带”的气势形成鲜明对比。
- 无足轻重:指某事物没有影响力或重要性,反映出与巍冠博带的宏伟气质相反的特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巍冠博带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象,更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和修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适用性,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在某一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反映出社会对人才与气质的认可和追求。
情感与联想
“巍冠博带”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光的人物,他们不仅在外表上令人敬佩,更在内涵和气质上令我心向往之。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崇高的理想,不仅激励我追求卓越,也让我在表达时更注重气质与风度。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幸见到一位杰出的演讲者,他的气质与风采让我想到了“巍冠博带”。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气质不仅仅来自外表,更与内在的修养和阅历息息相关。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清晨,我漫步于朝阳初升的山巅,远望四周,心中涌起一份豪情:“巍冠博带,气吞山河,晨曦朦胧,万物复苏。”这样的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我对生命的感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与“巍冠博带”相近的表达可能是“majestic presence”或“lofty demeanor”,它们同样用来形容一种高贵的气质和令人敬仰的风范。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对伟大人物的赞美几乎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巍冠博带”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以及成语在表达情感、描绘形象方面的独特作用。它不仅帮助我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这个成语提醒我,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气质同样重要,值得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追求与实践。
来源: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来源:-- 《墨子·公孟》
引证:
《北史·儒林传上·刘献之》:“魏承丧乱之后,《五经》大义虽有师说,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咸决于献之。”
《南史·儒林传·沈峻》:“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祛补西省学士,助撰录。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
《晋书·儒林传·范宣》:“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声,有若齐鲁。”
《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凭遂重坐五十余席,京师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在职十八年,卒于官,诏赐东园梓器,赠礼甚厚。”
《汉书·王莽传上》:“莽为人,巍冠博带,仪容甚伟。”
巍冠博带成语接龙
巍冠博带字义分解
带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同本义。
3.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4.佩带。
5.携带。
6.兼管。
巍
1.(形声。从山,魏声。本义:高大) 同本义。
博
1.(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同本义。与“小”相对。
3.宽广;广搏。
4.众多;丰富。
5.广泛;普遍。
6.渊博,知道得多。
冠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