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不当之勇的意思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来源: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来源:--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引证:
《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二十三年,大考二等,升侍讲,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旋授侍讲学士。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及闻其议论,纵横阖辟,靡不穷极事情,而归于有用。其治军也,纪律严明,号令一新。所部将士,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故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继光有万夫不当之勇,所向披靡,倭寇闻风丧胆。”
《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飞应之曰:‘惟大人许儿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父喜,遂许从戎。飞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战,身先士卒,未尝少挫。”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少为郡吏,以勇力闻。太祖辟为从事,数从征伐,屡有战功。辽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战必先登。”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夫以一勇之夫,而能当万夫之敌,可谓勇矣。”
例句:你的~,就这样被一两个阴险的奸贼葬送了!
万夫不当之勇成语接龙
万夫不当之勇字义分解
当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夫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同本义。
3.女子的正式配偶。
4.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5.剑衣。
6.足背。
1.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2.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3.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4.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6.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勇
1.(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同本义。
3.勇猛;凶猛。
4.勇气,勇力。
5.姓。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万
1.(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虫名。蝎。
3.古州名。
4.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5.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6.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