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觚投笔的意思
基本定义
“弃觚投笔”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放弃酒杯和毛笔,表示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或职业,转而追求更高尚的理想或志向。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放弃了轻浮的享乐生活,转向了更为严肃的事业或追求,尤其是涉及文学或政治等领域。
成语来源
“弃觚投笔”源自于古代文人对理想和生活的追求。这个成语与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阮籍有关。阮籍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最终选择了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成语中的“觚”指的是酒杯,象征享乐;“笔”则代表写作与表达,可以理解为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古诗词或现代小说中,描述人物转变时常用此成语。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职业选择或生活态度时,可以提及此成语。
- 演讲:在鼓励年轻人追求理想、放弃浮华时,使用此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示例句子
- 他从小就对艺术充满热情,终于在大学时决定弃觚投笔,专心学*绘画。
- 在经历了一段迷茫的生活后,她毅然弃觚投笔,选择了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 他在职场上获得了成功,但却感到生活空虚,最终决定弃觚投笔,回归自己的音乐梦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弃暗投明:放弃黑暗的事物,选择光明的道路,强调选择的转变。
- 抛家舍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放弃家庭和事业,侧重于牺牲的成分。
-
反义成语:
- 安于现状: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不愿改变,强调对现状的接受。
- 趋炎附势:追随权势和财富,形容迎合世俗的生活方式,与“弃觚投笔”的追求理想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弃觚投笔”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理想和追求的重视。在古代,士人往往追求“清白之身”,希望在政治和文学上有所建树。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年轻人面对职业选择时,许多人希望能够追求理想而不被物质所束缚。
情感与联想
“弃觚投笔”带给我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勇气,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决心和毅力。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追梦路上不懈努力的人们,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勇敢追逐自己的热爱和目标。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学*和生活中,曾经面临选择时也有过“弃觚投笔”的思考。我曾考虑过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最终选择了继续深造,追求自己热爱的专业。这个决定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选择。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追梦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月下独行思无尽,
弃觚投笔梦远寻。
千山万水总关情,
愿随心声逐梦音。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理想的决心,体现了“弃觚投笔”的精神。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使用“to turn over a new leaf”,意指重新开始,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两者都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弃觚投笔”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反映,也激励着现代人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语言学中,这种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能够更精准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来源: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
来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引证:
《明史·文苑传二·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弃觚投笔成语接龙
弃觚投笔字义分解
觚
1.(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2.同本义。
3.古代一种写字用的木板。
4.有棱角的器物。
5.法。
6.剑柄。
笔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投
1.(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同本义。
3.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4.投弃,抛弃。
5.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6.投宿,临时住宿。
弃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同本义。
3.废,废除。
4.忘记。
5.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