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炉冬扇的意思
基本定义
“夏炉冬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夏天的炉子和冬天的扇子”。它比喻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某些事物或行为显得格外不合时宜或毫无用处。这一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行为在特定情况下显得无用或多余。
成语来源
“夏炉冬扇”的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炉者,夏日之所用;扇者,冬日之所需。”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用炉子取暖,而冬天用扇子乘凉,强调了它们的季节性和不适用性。因此,这个成语便由此延伸出不合时宜的含义。
使用场景
“夏炉冬扇”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用作比喻,形容某些情节或角色在特定环境下的无用。
- 日常对话:当谈论某些计划或想法时,如果这些计划在当前环境中显得不切实际,可以用这个成语。
- 演讲:在讨论政策或措施时,指出某些提议在现阶段并不适用,也可以引入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开暖气真是夏炉冬扇。
- 他提的那个方案,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简直就是夏炉冬扇。
- 这部电影虽然制作精良,但在这种时局下上映,显得有些夏炉冬扇了。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不合时宜”:指事物或行为与当时的环境或情况不相符合。
- “杯水车薪”:形容力量微*或资源不足,无法解决问题。
-
反义成语:
- “恰如其分”:指事物或行为适合于特定的时间和环境。
- “如鱼得水”:比喻适合环境或条件良好,能够充分发挥才能。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成语是一种凝练的智慧表达。“夏炉冬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适用性的重视,强调了顺应时势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使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商业和政治决策中,提醒人们要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策略。
情感与联想
“夏炉冬扇”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嘲讽,暗示某种失望或对不合时宜事物的批评。它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场合,比如当某个提议或行为显得格格不入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困惑或不解。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提出了一些想法,但由于项目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这些想法很快被证明是“夏炉冬扇”,让我意识到在团队讨论中,及时关注环境变化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我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秋风送爽思归路,
夏炉冬扇无处处。
万物皆需时相配,
顺势而为方知数。
通过这首诗,我试图强调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a day late and a dollar short”,意指某些行动或决策在时机上不合适。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时效性和适应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夏炉冬扇”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文化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学中,掌握这些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也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适应环境、灵活应对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来源: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来源:-- 汉·王充《论衡·逢遇》
引证: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宗宪闻之,客诸幕,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后常持斧自击,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同里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隘,知兵者也,后元忭卒,渭哭之恸,又闻张氏卒,大戚,丧其偶,复病,病易,遂自为墓志铭,久之,病良已,然日闭门,益深居简出,客有造之者,谢不见,以是得夏炉冬扇之诮。”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廌喜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当路者或以夏炉冬扇待之。”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夏炉冬扇。”
《南史·萧子显传》:“子显性凝简,颇负其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衣冠窃恨之,或云其夏炉冬扇者也。”
《晋书·文苑传·左思》:“思自以誉望不如潘岳,乃焚其所作,不复以示人,时人谓之夏炉冬扇。”
夏炉冬扇成语接龙
夏炉冬扇字义分解
炉
1.(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火炉。
3.又。
4.又。
5.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扇
1.摇扇。
2.施展。
3.煽动、鼓动。
4.泛指兴起、发生。
5.扑打。
6.炽盛。
1.(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同本义。
3.扇子。
4.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5.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6.遮蔽。
夏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冬
1.(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4.最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