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炭不同炉的意思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来源: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炉。
来源:--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
引证:
《后汉书·袁绍传》:“冰炭不同炉,寒暑不相及,此天下之至理也。”
《汉书·王莽传下》:“冰炭不同炉,寒暑不相及,此天下之至理也。”
《史记·李斯列传》:“冰炭不同炉,寒暑不相及,此天下之至理也。”
《战国策·齐策四》:“冰炭不同炉,寒暑不相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冰炭不同器而藏。”
例句:你深思虑,因何难共处?岂不闻~。
冰炭不同炉成语接龙
冰炭不同炉字义分解
炭
1.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2. 同本义。
3. 火。比喻灾难;困苦。
4. 姓。
炉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3. 又。
4. 又。
5.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同
1. (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3.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 参与;一起干某事。
5. 共,共一个。
6. 齐一;统一。
1. ——见“胡同”hútòng。
冰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3. 结冰,冻结。
4. 使感到极冷。
5. 清白,晶莹。
6. 姓。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