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来源: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来源:-- 《战国策·赵策一》
引证:
《晋书·王导传》:“导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虽不才,愿为公效死。’”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植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虽不敏,请尝试之。’”
《后汉书·马援传》:“援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例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成语接龙
士为知己者死字义分解
者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3.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5. 指代事或物。
6.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知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死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3.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 穷,尽。
5. 拼死,拼命。
6. 死板,不灵活。
己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 天干的第六位。
3. 借作“给”。
士
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 同本义。
3. 将领。
4. 兵士;武士。
5. 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为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 制作;创作。
4. 治理。
5. 变成,成为。
6. 是。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3. 言说;告诉。
4. 因为,由于。
5. 替,给。
6.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