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意思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来源: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来源:--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非一日之积也。”
《史记·项羽本纪》:“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项羽之败,亦自微矣。”
《淮南子·人间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战国策·赵策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非一日之寒也。”
故事:战国时期,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经常巡视,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语接龙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字义分解
里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3. 内,中。与外相反。
4. 时候。
5.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蚁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3. 玄色。
穴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 同本义。
3. 墓穴;埋棺材的坑。
4. 动物的窝。
5. 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6. 地道。
溃
1.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2. 同本义。
3. 引申为冲破。
4. 战败;大败。
5. 毁坏。
6. 腐烂。
堤
1.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2. 同本义。
3. 陶器的底座。
千
于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之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