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意思
基本定义
“大逆不道”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大”:形容程度很深;
- “逆”:反对、违背;
- “不道”:不符合道义或正义。
字面意思是指严重违反道德和伦理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父母、国家或社会等重大价值观念的背叛或反抗。
成语来源
“大逆不道”的成语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在《礼记》中提到“逆”,指的是违背人伦之道的重要性。历史上,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任何对父母的违背都被视为“逆”。因此,“大逆不道”常常用于形容那些背离基本伦理、道德的行为。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中,“大逆不道”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 文学作品:常用于古典文学中,描述人物的悲剧命运或道德沦丧。
- 日常对话: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了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事情,例如背叛朋友或家人。
- 演讲:可用于强调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批评社会上存在的伦理缺失。
示例句子
- 他的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连父母的恩情都不顾及。
- 在古代,谋反者被视为大逆不道,必定受到严惩。
- 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举,无疑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强调对父母的不孝行为。
- 背恩负义:指忘恩负义,形容对恩惠的背叛。
-
反义成语:
- 忠心耿耿:形容对国家或主人的忠诚。
- 义无反顾:形容坚持正义,毫不犹豫。
文化与社会背景
“大逆不道”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承载了深厚的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家长制和传统伦理有所淡化,但对社会道德的期待依然存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强调了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重视。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常常唤起人们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带来愤怒与失望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在表达时,能够传达出强烈的道德立场。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背叛了他的老朋友,导致他们的友谊破裂。面对这样的行为,我感到非常震惊和失望,心中不禁想到“大逆不道”这个成语,觉得它非常贴切。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如此描绘:
孝道如山不可移,
大逆不道心难齐。
风雨飘摇人心散,
道德何处问归期。
通过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reachery”或“betrayal”,都指背叛和不忠。然而,英语文化中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强调程度,往往没有**传统文化那么深厚。因此,这些表达在使用时可能缺乏一些道德批判的深度。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大逆不道”的学,我更加明白了道德伦理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深刻内涵。
来源: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来源:--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
引证:
《宋史·岳飞传》:“秦桧以飞欲和议不成,诬以大逆不道,下狱。”
《资治通鉴·汉纪》:“莽以刘崇谋反,大逆不道,夷其族。”
《后汉书·杨震传》:“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刑以禁暴为先。今以小忿弃大功,以小过诛大臣,如此则天下寒心,四海怨望,非所以昭德也。’帝不从,震乃复上疏曰:‘臣闻尧舜之世,皋陶为士,天下无虐刑,而今反是,臣恐大逆不道之事,自此始也。’”
《汉书·王莽传》:“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公卿大夫皆以为宜如舜诛鲧,于是诛灭诸刘,凡有爵者,夷其宗族,罪大逆不道。”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大怒,以为沛公欲王关中,大逆不道。”
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军与汉军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军放箭,刘邦中箭,汉军只好退回皋城防守
例句: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
大逆不道成语接龙
大逆不道字义分解
道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逆
1.(形声。从辵(chuò),屰(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2.同本义。
3.迎击;迎战。
4.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
5.抵触;不顺;违背。
6.颠倒。
大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1.“大夫”、“大王”。
2.世代。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