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èqīn

大义灭亲

拼音mièqīn

繁体大義滅親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维护正义"

近义词秉公灭私大公无私六亲不认不徇私情

反义词里通外国徇私舞弊徇情枉法

大义灭亲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大义灭亲”字面意思是为了维护大义,消灭亲属的私情。其基本含义是指在面临道德和正义的选择时,为了更高的原则而抛弃亲情,表现出对大义的坚定和执着。这种行为体现了对社会伦理和正义的重视,往往被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成语来源

“大义灭亲”源于**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中的某些典故,尤其是关于忠臣孝子的故事。在古代,忠于国家、保持正义常常被视为比亲情更重要的价值观。例如,历史上有些忠臣为了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对自己的亲人采取严厉措施,最终成就了“大义”的理想。

使用场景

“大义灭亲”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1. 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写忠臣和英雄人物,为了国家和正义不惜与亲人决裂。
  2. 日常对话:在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时,人们可能引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某种选择的重要性。
  3. 演讲:在演讲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勇于捍卫正义,尽管这可能意味着放弃个人的情感。

示例句子

  1. 在这件事情上,他选择了大义灭亲,最终揭发了自己兄弟的罪行。
  2. 大义灭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尤其是在面对不公时。
  3. 她深知这次决策会引起家庭的分歧,但她依然坚持大义灭亲的原则。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忠义无双:强调对忠诚和正义的坚定。
    • 舍小家为大家:指为了更大的利益而放弃小的利益或个人情感。
  • 反义成语

    • 亲情至重: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反映出对家庭的忠诚。
    • 私情优先:指在道德抉择时,更倾向于个人情感而非社会责任。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是极为重要的价值观。然而,“大义灭亲”所代表的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对社会责任和正义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在面对社会不公和道德困境时,依然能引发人们的深思与讨论。

情感与联想

“大义灭亲”常常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忠臣和英雄,他们为大义而牺牲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情操。这一成语引发的情感反应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敬佩这种决断,另一方面又感到亲情的无奈与痛苦。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面临过选择是否支持朋友的道德决策。当我的朋友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时,我感到非常挣扎,但最终我选择了站在道德的一方,尽管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友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大义灭亲”的含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战士,在战争中得知自己的父亲是敌军的头目。面对这个选择,他决定向军队报告父亲的行为,最终使国家得以胜利,但也因此失去了与父亲的联系。这可以体现出“大义灭亲”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the greater good”来表达,即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情感。这在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都有体现,如“英雄”牺牲个人利益以拯救他人。这种价值观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但表现方式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大义灭亲”的学,我更加理解了道德抉择的复杂性,以及在面对社会责任时,个人情感可能需要被放在一边。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伦理问题时有了更深刻的视角。这一成语在我未来的学和生活中,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来源: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来源:-- 《左传·隐公四年》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桀黠不服者,徙益州路钤辖,飞斩之,徙其众于京西,除民租税,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曰:‘吾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然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亲,乃招四方之士,下及中人,莫不愿为孤用,旷日持久,无所得也。’”

《后汉书·杨震传》:“震谓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故以大义灭亲。”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故事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例句这是一条汉子,~,死活只有一个党。

大义灭亲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iè), 火部,共5画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3.消失,隐没。

4.熄灭。

5.淹没。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1.“大夫”、“大王”。

2.世代。

读音(qīn,qìng), 亠部,共9画

1.(形声。从见,亲(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同本义。

3.亲密。与“疏”相对。

4.准,准确。

5.更新。

6.艰苦。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大义灭亲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

大义灭亲的典故

大义灭亲打一最佳生肖

大义灭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大义灭亲的近义词

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是谁

大义灭亲的义是什么意思

大义灭亲是对是错

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

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