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意思
怪:责备,埋怨。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不见怪,加以原谅。
来源: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一为他们无知,二看卑职面上,您就恕过他们吧。
来源:--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
大人不见小人怪成语接龙
大人不见小人怪字义分解
见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3. 进见;会见。
4. 遇到;碰见。
5. 听到。
6. 观察;知道;了解。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 介绍,推荐。
3. (“现”的古字)。
4. 现有;现成。
5. 现在。
怪
1. (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 妖精,鬼物。
3. 责怪。
4. 惊异;觉得奇怪。
小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3. 年幼。
4. 稍,略。
5. 将近。
6. 狭隘;低窄。
大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 重要,重大。
5. 德高望重的。
6. 超过一般。
1. “大夫”、“大王”。
2. 世代。
人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3.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 别人,他人。
5. 民,百姓。
6. 指成年人。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