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xiàngérwàng,bùjiànqiáng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拼音dōngxiàngérwàngjiànqiáng

繁体東向而望,不見西牆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意思

向东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来源: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来源:-- 《吕氏春秋·去尤其》

引证

《后汉书·班彪传》:“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南行而视,不睹北方。”形容人只知局部,不知整体。

《汉书·王吉传》:“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南行而视,不睹北方。”比喻人的视野狭窄,不能兼顾各方面。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南行而视,不睹北方。”形容人见识狭窄,不能全面观察事物。

《淮南子·说山训》:“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南行而视,不睹北方。”比喻知其一,不知其二

《吕氏春秋·去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意指只朝一个方向看,不能看到全面。

例句会己则嗟讽,民我且沮弃,各执一隅之角,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也。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西

读音(jiàn,xiàn), 见部,共4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西

读音(xī), 覀部,共6画

1.(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同本义。

3.往西走;向西去。

4.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5.古称西边的邻国。

6.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读音(wàng), 月部,共11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同本义。

3.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4.希望,期望。

5.看望。

6.比较。

读音(qiáng), 土部,共14画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读音(xiàng), 口部,共6画

1.(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同本义。

3.泛指窗户。

4.方向;方位。

5.过去,往昔。

6.从来,向来。

读音(dōng), 一部,共5画

1.(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同本义。

3.向东,东去。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是什么意思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意思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指什么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一句指人见解偏执不能客观的看问题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出自哪里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文心雕龙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是什么生肖

东面望着不见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