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ēnquánxiàomiàn

嗔拳不打笑面

拼音 chēn quán xiào miàn

繁体 嗔拳不打笑面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嗔拳不打笑面的意思

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来源: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来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6回

引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那人嗔拳不打笑面,见刘官人一团和气,也就罢了。”

《喻世明言·卷三十六》:“那人嗔拳不打笑面,见刘官人一团和气,也就罢了。”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那人嗔拳不打笑面,见刘官人一团和气,也就罢了。”

《醒世恒言·卷三十四》:“那人嗔拳不打笑面,见刘官人一团和气,也就罢了。”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例句~”,你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

嗔拳不打笑面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3. 外表;表面。

4. 部位;方面。

5.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 当面。

读音(xiào), 竹部,共10画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3. 讥笑;嘲笑。

4. 玩笑;逗乐。

5. 比喻花朵开放。

读音(quán), 手部,共10画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3. 弓弩。

4. 屈曲;卷曲。

5. 勇壮。

6. 诚挚。

读音(dǎ,dá), 扌部,共5画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3. 往;去。

4. 制造;建造。

5. 砍;割。

6. 除去。

1. 量词,指十二个

读音(chēn), 口部,共13画

1.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2. 同本义。也作“謓”。

1.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盛大。同“阗”) 同“阗”。盛大。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嗔拳不打笑面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嗔拳不打笑面人

嗔拳不打笑面人什么意思

嗔拳不打笑面的意思

嗔拳不打笑面打一数字

嗔拳不打笑面猜三数

嗔拳不打笑面指的数字是几

嗔拳不打笑面打三数字

嗔拳不打笑面拼音

嗔拳不打笑面打三准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