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chéngshēntuì

功成身退

拼音gōngchéngshēntuì

繁体功成身退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

近义词身退功成角巾私第功遂身退

功成身退的意思

基本定义

“功成身退”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取得成功之后,主动选择退出,离开舞台。它传达的基本含义是:在完成某项事业或目标后,果断地隐退,不再继续追求名利。这种做法常常被视为一种智慧和高尚的表现,意味着不贪恋权力或地位。

成语来源

“功成身退”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反映了道家哲学的思想。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在达到目的后应当适时退隐,以避免因贪恋成就而引发的麻烦。这一成语的使用,常常与历史人物如汉高祖刘邦等有关,他在建立汉朝后,选择退位,体现了这一理念。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于描述英雄豪杰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的情景。
  • 日常对话:人们在讨论职业生涯或人生选择时,可能会提到“功成身退”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 演讲:在总结演讲或回顾人生经历时,演讲者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强调成功后适时退出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在经历了十年的奋斗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选择功成身退,回归宁静的生活。
  2. 我认为,企业家在事业达到顶峰时,能够功成身退,才是真正的智者。
  3.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许多人难以做到功成身退,反而陷入了无止境的争斗之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知足常乐”:强调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不再贪求更多。
    • “不忘初心”:在达到某种成就后,仍然保持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 反义成语

    • “贪得无厌”:形容人对物质或权利的追求没有止境,难以满足。
    • “身居高位”:指在权力或地位上占据重要位置,未能及时隐退。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功成身退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人们越来越认可在成功后选择低调和退隐的智慧。

情感与联想

“功成身退”给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反应。它使我联想到那些成功但选择隐退的前辈,仿佛在提醒我们成功不是一切,内心的安宁更为重要。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职业上的成功与挑战。回想起来,我意识到选择适时退出某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回归自我,才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与“功成身退”的理念不谋而合。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古城的一个小茶馆,经营了数十年的老茶师李先生,终于在一次比赛中赢得了最佳茶艺师的荣誉。所有人都希望他继续经营茶馆,追求更高的成就,但李先生微笑着说:“我已经功成身退,愿意在这宁静的茶馆中,泡好每一壶茶,享受生活的简单。”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leave on a high note”来表达,即在事业达到巅峰时离开。这个表达同样强调成功后选择退出的重要性,反映出对个人尊严和内心平和的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功成身退”这一成语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理智是多么重要。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和选择,理解了成就与幸福之间的真正关系。

来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来源:-- 春秋·楚·李耳《老子》

引证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功成身退,天下莫不称贤。”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功成身退,天下莫不称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功成身退,天下莫不称贤。”

《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功成身退,天下莫不称贤。”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例句蔡京这个左仆射更是难处,还是以‘~’为佳。

功成身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退

退

读音(tuì), 辶部,共9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同本义。

3.退却;打退。

4.引申为减退;下降。

5.辞去官职;退隐。

6.离去,退出。

读音(shēn), 身部,共7画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读音(chéng), 戈部,共6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读音(gōng), 力部,共5画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功成身退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功成身退的意思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身退的近义词

功成身退下一句

功成身退的洒脱诗句

功成身退的历史人物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功成身退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出自哪里

功成身退是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