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zhīwéi

国之四维

拼音guózhīwéi

繁体國之四維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治国的纲纪"

国之四维的意思

基本定义:

“国之四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国家的四个维度”。它通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根本和基本要素,强调国家的稳定和治理所需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四维指的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成语来源:

“国之四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中提到的“礼、乐、刑、政”四个方面,虽然具体成语的形成时间尚不清楚,但其所表达的思想在**古代文化中已经有了深厚的根基。它强调了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多维度思考。

使用场景:

“国之四维”常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讨论中,尤其是在有关国家治理、政策制定及社会稳定的场合。它可以出现在学术论文、演讲、新闻报道以及各种讨论中,强调国家治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示例句子:

  1. 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国之四维,以确保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2. 政府的政策应该从国之四维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关注国之四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国本、国之重器。它们都强调国家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性。
  • 反义成语: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前者强调缺乏基础,后者则描绘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反映出治理的脆弱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国之四维”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对国家治理的全面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情感与联想:

“国之四维”让我联想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感受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它提醒我们关注国家的根本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经常会提到“国之四维”,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它让我思考如何从多方面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借此我也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国家未来的诗中,可以使用“国之四维”:

国之四维共此生,
青山绿水映辉煌。
治理之道需同心,
同舟共济扬帆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未来,强调了团结和多维度治理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pillars of the state”,强调国家的支柱和基础。这种表达也关注国家稳定,但在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国之四维”的学,我意识到国家治理不仅仅是政策的问题,更是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体现。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促使我在讨论国家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思熟虑。

来源: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来源:-- 《管子·牧民》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初,琅邪赵昱为莒长,弃官隐迹,乡人号曰‘赵莒’。及天下大乱,昱与同郡徐奕、东莞臧霸等相结,共起兵于莒,众至数万,推昱为帅。昱曰:‘天下方乱,英雄并起,吾何能为帅!’固辞不受。会臧霸至,昱乃与霸共推东海王朗为帅。朗辞让再三,不得已而受之。朗既为帅,霸等皆为将。朗寻为陶谦所败,奔徐州,谦表朗为豫章太守。朗至豫章,抚循百姓,缮治城郭,远近翕然归之。”

《后汉书·班彪列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沉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诗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鉴观四方,求民之瘼。”今民皆讴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嚣曰:‘先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民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

《汉书·贾谊传》:“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生以此讥上。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国之四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éi), 纟部,共11画

1.(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同本义。

3.隅,角落。

4.关键。

5.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6.网。

读音(guó), 囗部,共8画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读音(sì), 囗部,共5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国之四维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国之四维是指哪四维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国之四维前一句

国之四维的意思

国之四维原文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怎么理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蒋介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管仲提出什么国之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