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颈受戮的意思
基本定义:
“引颈受戮”字面意思是“伸长脖子等待被杀”,形容一种任人宰割、毫无反抗之力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处于被动和绝望的境地,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无望的等待。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一些历史。在这些中,有些人面对敌人或权势者时,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或无能为力的态度,最终被杀的情形。这个成语强调了被动接受命运的无奈。
使用场景:
“引颈受戮”通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无能为力的人物。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使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权利和个人选择的场合。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在不公正的环境中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待遇时,可以说他“如同引颈受戮”。
示例句子:
- 在这场无休止的斗争中,人民的呼声如同引颈受戮,鲜有人倾听。
- 面对强权的压迫,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只引颈受戮的羔羊,无法逃脱。
- 这个计划实在不合理,难道我们就要引颈受戮,任人宰割吗?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任人宰割:意指任由他人摆布,形容毫无反抗能力的状态。
- 逆来顺受:指对不利的情况采取顺从的态度。
反义成语:
- 振聋发聩:形容发出响亮的声音,引起他人重视,强调反抗与觉醒。
- 奋发图强:形容奋起努力,积极进取,强调主动的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命运往往与社会、政治环境息息相关,“引颈受戮”反映了历史上许多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感。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适用于描述社会不公、压迫和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情感与联想:
“引颈受戮”给人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感觉,联想到历史上无数在权力面前失去自由的人。它提醒我们反思个人与社会、权力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社会正义的思考。
个人应用:
在一次关于社会不公的讨论中,我用“引颈受戮”来形容一些弱势群体在制度面前的无奈,强调了我们应该为他们发声,争取更多权益。这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成语在表达复杂情感时的有效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苍穹下,孤独的身影,
引颈受戮,任命运嘲弄。
不屈的心,虽已疲惫,
依旧在追寻,曙光的梦。
这种表达方式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iting for the axe”,意指等待被惩罚或处决。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无奈和绝望的情感却是相似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引颈受戮”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语言中的力量,尤其是在描述复杂情感和社会现象时。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正义问题,激励我在生活中勇于发声。
来源:天兵到日,尚不引颈受戮,乃敢拒敌大兵!
来源:--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操乃自临江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余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余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后汉书·袁绍传》:“绍兵败,单马走,至黎阳北岸,入其将蒋义渠营。义渠避帐而处之,使宣言曰:‘袁本初引颈受戮,不亦快乎!’”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荀林父帅师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荀林父曰:‘郑伯引颈受戮,何罪之有?’”
例句:这些人都成了~的囚犯,现在只不过是在挨日子罢了。
引颈受戮成语接龙
引颈受戮字义分解
颈
1.脖子 ——用于“脖颈儿”。
1.(形声。从刀,巠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颈项)。
2.同本义。
3.脖子的前面部分。
4.一星名。
戮
1.(形声。本义:斩,杀)。
2.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3.陈尸示众。
4.惩罚。
5.羞辱。
6.(形声。本义:并力,合力)同本义。
引
受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同本义。
3.蒙受;遭受。
4.得到。
5.收进,取回。
6.买入,收入。